近日,有報道稱浙江數百名師生感染諾如病毒,桶裝飲用水是元兇,消息一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雖然我市目前沒有發現感染病例,但學生在校時飲水問題是如何解決的?有沒有類似的隱患?記者近日采訪了市區多所學校,發現學生的總體飲水狀況良好,其中不少學校都配備了直飲機設備。
直飲水桶裝水是學校供水主要模式
“針對浙江嘉興出現的學生飲用桶裝水感染諾如病毒一事,我們學校聯合區衛生監督所積極開展了對水質監測、常規消毒的檢查活動!笔袑嶒炐W副校長陳長峰告訴記者,全校師生都是采取管道直飲水的供水模式,直飲水水臺設置在各個樓層、班級門口,學生們飲水直接從水臺龍頭放水即喝,水溫都是控制在60℃-80℃。在保障飲用水安全方面,直飲水供應商每天都會對機房、水臺、龍頭等設備做常規消毒和清理,學校也對師生普及直飲水等相關知識,保證安全衛生,科學喝水。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也有部分學校采用桶裝水供水!拔覀儗W校在每個班級都配備了飲水機,飲水機水源桶裝水一直都由合作多年的定點廠家提供,這么多年一直沒有變過,并未發生過任何中毒情況!笔屑t旗小學副校長侯曉佳表示,水源定點廠會提供給校方水質監測報告,教室、辦公室的飲水機都定期進行清潔,學校這方面是有嚴格規定的。
多家學校采訪后發現,市區中小學使用直飲水的不少,且一些使用飲水機的學校,也是在定期清潔、消毒的基礎上保證學生的飲水安全。
國家正制定學校直飲水衛生規范
市疾控中心食品與環境衛生科科長蔣兆峰表示,他們此前就對中小學飲用水安全做過相關調查,我市大部分學校飲用水安全還是較放心的,但也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
他介紹,市區中小學主要采取管道直飲水、安裝凈水器、桶裝水這三種供水模式。調查中,一共對我市18家中小學飲水水質情況進行抽檢,結果顯示,8所學校安裝的管道直飲水,水質達標率為100%。其他10所學校是采用桶裝水供水,由于桶裝水出水原理是通過空氣壓力取水,每放出一升的水,必定有空氣夾帶著細菌和塵埃進入機體中。加上換水時,會有一部分水殘留在出水槽里,產生大量微生物,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為此,使用桶裝水供水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諾如病毒是急性腸胃炎最常見的病原體,只要及時治療,不發生因嚴重腹瀉導致脫水癥狀就可以了!笔Y兆峰表示,學校飲水安全監管還存在一定的缺失,目前國家正在制定學校直飲水衛生規范,加強對學校衛生飲水安全的管理,直飲水將是今后學校供水的趨勢。
蔣兆峰建議市民盡量不要直接飲用生水,最好飲用經過高溫滅菌、燒開過的水。用桶裝水喝水時,要對飲水機每隔1個月進行清洗、消毒,更換新桶是要消毒桶口,然后用開水沖洗一下飲水機的內膽和管道。夏天最好半個月清洗消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