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十七屆“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二屆“中國水周”宣傳活動的第一天,我國紀念這個活動的宣傳主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節約保護水資源”。水利部部長陳雷21日表示,解決我國日益復雜的水資源問題,必須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以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為重點,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著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是生態與環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陳雷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長率,而用水總量實現了微增長,特別是近10年來,部分地區實現了零增長甚至負增長;在連續30年農業灌溉用水量零增長的情況下,擴大有效灌溉面積近1.4億畝,糧食產量提高近50%。國家“十一五”規劃實施以來,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萬元GDP用水量下降20%兩項節能減排指標按年度全部完成。
“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與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依然是現階段我國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國將要長期面臨的基本國情!标惱渍f,特別是在全球氣候變化和大規模經濟開發雙重因素的交織作用下,我國水資源情勢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北少南多的水資源格局進一步加劇。同時,長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低效益的狀況仍未根本改變,不少地方水資源過度開發、無序開發引發一系列生態與環境問題。
陳雷強調,解決我國日益復雜的水資源問題,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并全面貫徹落實水資源管理的各項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劃定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一是明確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二是明確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三是明確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