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下:技工緊俏藍領職場受追捧
近日出爐的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2009年上半年人才市場供求狀況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本科生在人才市場沒有?粕奥毟呱、技校生好找工作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高級藍領更是供不應求,薪酬直追白領。
職高生、技校生就業優于本科生
有關分析報告顯示,中專、高職(大專)的供求比分別為2.4∶1和3.6∶1,而本科的供求比為4.8∶1。以往高學歷受寵的現象遭到逆反,接受系統專業培訓的藍領漸成職場香餑餑。
省人才交流中心、天天人才市場等市場相關人士分析,本科生求職人數增多是一個原因。同時,企業的人才理念也回歸理性,不再把學歷作為考量人才的唯一標準。很多企業在選人用人的過程中發現,學歷高的人往往眼高手低,不能安心于一線工作,跳槽率高。而一些學歷較低的應聘者,非常珍惜這份工作,吃苦耐勞,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培訓后,基本能彌補學歷方面的缺陷。職高生與技校生經過系統的技能培訓,到工作崗位上上手非?,這成為他們大受用人單位歡迎的關鍵。
危機下的藍領就業并不蕭條
從職業教育院校反饋的信息來看,因金融危機而倍感蕭條的就業形勢,職業教育院校感受并不是很明顯。
近年來,鄭州交通職業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年年都達到96%以上。很多畢業生到大中型企業就業,層次比較高,部分畢業生成為企業的骨干,有的已經走上了領導崗位,在區域經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河南輔讀職業技術中專不斷調整思路、加大信息收集力度,使2009年走上工作崗位的1366名學生受到用人單位歡迎。今年3月9日,劉滿倉副省長一行到該?疾,他與同學們座談時說:“曾經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現在是一技在手,就業無憂!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7年保持在92%以上,軌道交通類畢業生連年保持兩個100%,即100%提前1~2年被“訂單”培養,100%順利就業。2010年的畢業生,已被預訂600多人;將在今年秋季入學、2012年畢業的150多名學生也已被預訂。
像這樣的捷報頻頻傳來,市場對藍領的歡迎度,充分彰顯。
。罚叭f元聘請高級藍領
有消息稱,因為長期招不到合適的高級藍領,浙江一家企業不得不開出相當于高層管理人才的70萬元年薪來招聘一位高級鉗工,但最終“救火”的人選還是從國外請來。
這不過是國內高級藍領奇缺的一個典型例子,在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城市,數十萬元招聘高級藍領的消息不時爆出。業內人士稱,隨著技術工人需求的劇增,用工單位的焦慮正在不斷被放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難填技工缺口,國內的供應已經遠遠追不上需求。據了解,發達國家高級技工占技工比例為20%~40%,而我國還不到4%,缺口上千萬人。
在今年的就業形勢下,人才市場薪酬水準大幅下降。如今鄭州剛畢業的大學生月薪能拿到八九百元已經算不錯了。在省內就業的畢業生實習期一過,通?梢阅玫剑保埃埃岸嘣。
但技術崗位則不同,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省內企業就業的學生,拿到一千八九的不在少數;去年畢業于鄭州交通職業學院的小蔡,畢業后進入一家汽車4S店工作,短短幾個月,他就升職成了調度,工資2000多元。
與老一輩“勞苦工人”相比,新一代的藍領地位正發生著戲劇性變化。幾年前,藍領是臟、累、苦、窮的代名詞,現在卻成為香餑餑。
經濟“冬天”或成職教“春天”
南方及沿海城市受金融危機重創,大批制造企業倒閉、裁員,外出務工的農民大量返鄉。在許多地方,職業教育院校承擔起了培訓返鄉農民工的任務。
在金融危機影響下的今天,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半S著沿海部分省市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技能型人才的短缺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巨大契機!币晃蝗肆Y源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現階段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前些年國家比較重視普通高等教育,但也因此出現了人才結構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的狀況,所以國家要加大職業教育的發展力度,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優化人才培養結構!
有人這樣描述職業教育的發展契機:國家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國家的資金投入前所未有,職業教育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三個“前所未有”顯示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春天。
河南職業教育利好
據了解,2008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到1100萬人,在校學生總數超過3000萬,已經占據了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在2008年的“兩會”上,溫家寶總理用很長的篇幅談了教育的問題,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教育方面三項任務之一。
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目前已經迎來了一個最好的發展階段。而作為人力資源大省的河南,職業教育有著雄厚的基礎與豐厚的資源。
。玻埃埃改辏保霸拢保啡,河南省職業教育攻堅動員大會在鄭州召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落戶河南,河南省與教育部簽署了省部共建協議。教育部部長周濟蒞會并表示,河南職業教育工作近年來成績顯著,特別是中職教育發展快、規模大。2007年,河南中職招生數和在校生數均居全國首位,河南已具備了由職教大省向職教強省發展的條件。
前景光明,但眼前并非一片坦途!爱斍,我國職業教育投入主體過窄,《職業教育法》沒有明確規定職業教育的投入,也沒有明確規定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的責任,這與國外相差很大,直接制約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币幻麍允芈殬I教育戰線十幾年的“老職教”說。
另外,多年來“重文憑、輕技能”的社會觀念和思維定式,也制約著我國技能型人才隊伍的建設。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還應當有正確的政策導向,并進行制度規范。
作者:大河水網/發布日期:2009-8-4 9: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