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水網】專家稱造紙廠排放污水即使無毒但仍然有害,朱江(化名)在長三角一家小型造紙廠負責水處理,他所在的這家廠可能是中國眾多小造紙廠的典型。造紙廠的正規排污渠道只有一個,當地政府目前實行的是在線監控,也就是政府規定的在線排放口。講到排污環節中可以做的手腳,朱江講得很明白:“加暗排口,也就是偷排,繞過在線監測的排放口,偷排污水。”
在2011年,朱江所在的這家廠一共交了2.5萬多元排污費。在當年大約200萬的利潤中,排污成本估計是5萬。“排污成本有個定量和變量,定量是不管利潤多少都需要支出的部分,比如說設備費、人工費,政府收取的各種費用等;變量是根據產量來,產量越大成本越大。”朱江說。類似的大小造紙廠,正在日夜排出經過處理的污水,這些污水如果達到了國家排放標準,就被稱為中水。
中水排放并非無害,在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膜材料與工程中心教授王曉琳看來,企業說的中水有時候很可能是處理過后仍不達標的污水,并非真正意義上達了標的中水。將污水處理成達標的中水究竟有多難?王曉琳解答道:“處理成合格達標的中水并不需要特別的先進技術,都是些常規的技術,一般造紙廠都可以做到。關鍵是要花錢,是費用上的問題。”
王曉琳進一步舉例,比如江浙一帶的精細化工廠,要將一噸污水處理成達標的中水,可能需要花費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高昂費用。當然,由于污水存在差別,有些水的處理成本也會低上很多,每噸只要幾塊錢。
那么,達標后的中水排放入江海是否就對生態無害?針對這一問題,上海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汲江表示,達標后的中水必定是無色無味且呈清水狀的。王曉琳也認為,中水如果按照國家標準處理并真正達標,肯定比海水和長江很多河段的水體都要干凈。并且,處理好的中水經過深度處理后,還可以作為比自來水水質更好的水回用。
然而,雖然中水比江河湖海的水還要干凈,但排入其中仍然會對生態產生影響。“中水與江河海水最大的區別在于它沒有活性。地球是一個大的生態環境,江河湖海是活水,是奔騰著的,這里面的生態是和諧的。但是中水經過一定的工業處理,它的指標可能和實際生態的水沒有什么差別,但是卻沒有生物鏈所自帶的修復功能,屬于死水。”王曉琳解釋道。
也就是說,干凈的死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海,仍然可能會對生態造成破壞。本報記者就排放標準詢問了山東省環境監測中心,得到的答復是:“指標達到國家標準的水就可以排放。” 面對各地環境監測部門往往只是套用簡單的標準來判斷能否排放的現象,王曉琳表示:“這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達標排放問題。
以上內容由大河水網提供,更多詳情敬請訪問http://m.thedestinationange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