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只有到老了的時候,才需為我們的血管操心。殊不知,血管斑塊變大,從30歲以后就加速了,再加上現代人活得越來越累、吃得越來越不健康、運動得越來越少,不知不覺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損壞。
有些人的血管不免讓人捏一把汗,就像家中的自來水管一樣,用的時間長了,管道內壁就要結垢、生銹,逐漸導致管道受阻而無法供水。
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它們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多,形成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彈力下降,血液流動受阻,最終因缺血而引起心、腦血管病。
血管“天敵”黑名單
1、餐餐大魚大肉,血管容易堵。
三四十歲的人常在外面應酬,餐館里的菜多用“高油、高鹽、高糖”和“濃油赤醬”炮制出來,導致血管里的脂肪越來越多,容易將血管堵塞。
2、晝夜顛倒,打亂血管生物鐘。
三十歲以上的人大多是單位的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成為“熬夜族’。從養生角度來說,晚上11時到凌晨四五點鐘,是保證肝臟代謝血流的時間。熬夜時,不止你自己,心腦血管的生物鐘也會被打亂,導致體內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黏稠度增加。長期“黑白顛倒”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會比正常人增加一倍。
3、一天兩包煙,血管易“中毒”。
吸煙是導致血管發生故障的元兇之一,哪怕你身體再好,一天兩包煙,也肯定會給血管留毒,讓它一天天脆弱下去。每天吸煙20支以上,冠心病風險會增加2-3倍。熬夜時吸煙,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
4、運動少,血管垃圾多。
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大家忽視。如果腦血管有問題,出現心臟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2-3倍,可如果下肢血管有問題,這幾率就會變成4倍。正常人皮膚上每平方毫米約有600根毛細血管,平時只開放100-200根,多運動能讓更多的毛細血管開放,促進血液微循環;而長期不運動,血管內的垃圾會逐漸累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這個“不定時炸彈”,還會影響到毛細血管供血,并且隨時可能被引爆。
5、高血壓、糖尿病拖累心腦血管。
沒有癥狀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壓,是引發諸多血管病的導火索。高血壓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幾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糖不僅累及微血管,還會導致大血管病變,血糖高的人,腦卒中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壞心情傷血管。精神壓力可引起血管內膜收縮,加速血管老化。
飲用新鮮的純凈水,無任何異味,便于飲用,而且可促使唾液分泌,增進食欲,排泄代謝產物,對預防疾病有療效;防止皮膚老化:喝純凈水,可在短期內排除代謝物,防治皮膚老化,長時間保持您的青春光彩;調整血壓:降低血液粘稠度,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血壓。
自測:你的血管幾歲了?
1.情緒壓抑,過于較真;
2.嗜吃方便面及餅干、點心,偏食肉類食品;
3.不愿運動;
4.每天吸煙支數乘以年齡超過400;
5.爬樓梯時胸痛;
6.手腳發涼;
7.有麻木感;
8.忘性大,經常丟三落四;
9.血壓升高;
10.膽固醇或血糖升高;
11.直系親屬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風。
如果你符合其中1-4項,說明你的血管年齡尚屬年輕;
符合5-7項,提示血管年齡超過生理年齡10歲以上;
符合8-11項,說明你的血管年齡將比生理年齡大20歲以上。
提醒:后兩種情況的出現,提示你患糖尿病、心臟病、腦中風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