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看到這樣一張表格時一定是滿腦子問號,這是什么鬼?有pH,難道是份化學實驗單?并不是!這份看起來高大上的表格實際上是SCAA——美國特種咖啡協會制定的沖煮咖啡咖啡水質標準!
咖啡因為其香醇濃厚的獨特口感以及提神醒腦的作用,成為許多上班族的飲品,而制作咖啡中(濃縮或滴濾式)水分占了“咖啡”的94%-98%。所以咖啡的好壞其實和水質的好壞起著很重要的關系。
那么現在小編為您詳細解釋這些標準:
1、Odor 氣味:
無味,這個標準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如果水中有明顯的氣味可能由于硫酸鹽,細菌或其他微生物,氯或酚化合物所引起。
2、Color顏色:
無色,這個標準大家也一定可以理解。
3、Total Chlorine 氯含量:
0mg/L 氯是市政府系統用來常去除生物污染(微生物)的消毒劑,WHO的報告對氯在水里的標準為:低于0.2-1mg/L 。SCAA的標準里對氯的要求是必須去除,因為它有巨大的潛在影響風味的可能。
4、TDS(溶解性總固體):
在75-250mg/L,最好是在150。TDS是制作咖啡的水的關鍵。環保局對TDS的要求為小于500mg/L的水為非強制的二級飲用水。高TDS通常是比較硬的水。
5、Calcium Hardness 鈣硬度:
17-85mg/L,最佳是在51-68mg/L。鈣硬度是所有鈣離子在水里的總稱,包括了最基本的鈣和鎂離子,還有鐵和錳離子。雖然鈣硬度對健康無害,但有一部分的不可溶的礦物質會讓水的口感變得獨特和令人愉悅的。但是太多的則會造成對咖啡設備有損害。
6、Total alkalinity 總堿度:
40mg/L,這是測量陰離子在水里的含量,堿化合物(蘇打)會去除氫離子,并且降低水的酸度。太高的堿度會影響咖啡的萃取和風味。
7、PH值:
6.5-7.5。最佳是7。如果有太多的氫離子則PH值會降低,意思就是會有更多的酸。如果誰里的氫氧根太多則會導致咖啡的風味更苦。通常情況下,PH值高的通常會帶來更“薄”的風味。
8、Sodium 鈉離子:
低于30mg/L。最好是10mg/L。WHO的報告指出大部分的水中納的含量少于20mg/L。但是有一些國家的含量會超過250mg/L。有一些水質軟化劑中也有包含了鈉離子,鹽會影響甜味和酸味,所以應該避免用含納的水來沖煮咖啡。
事實上,但我們看完所有標準之后,會得出這樣幾個結論。
也許純凈水不一定適合沖煮咖啡,但不純凈的水一定不適合沖煮咖啡。
事實上適合沖煮咖啡的水都要經過軟化處理。
好直飲水機出的水可以滿足上述大部分條件,有條件的同志們可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