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反滲透膜系統對預處理部分水質的要求
反滲透原水的種類很多,有各種天然水、市政水和工業廢水等。作為一種純物理的脫鹽工藝,由于反滲透膜元件的結構、材質等條件的限制,反滲透系統對預處理有較高的要求。
在工藝設計時,根據原水水質的不同,需要有針對性地選取不同的預處理工藝,來保證反滲透進水水質合格,減少對反滲透膜的污堵、結垢,防止反滲透膜脫鹽率、產水率的降低,尤其是針對目前水資源匱乏、水質日趨惡化,選擇一個正確的預處理系統,將直接影響整個水處理系統的功能。
眾所周知,反滲透系統運行失敗,多數情況是由于預處理系統功能不完善造成的。為了確保反滲透過程的正常進行,必須對原水進行嚴格的預處理。下面我們來大致了解下反滲透進水水質指標和相應的預處理工藝:
如果上述指標某一項或幾項不達標時,會導致反滲透系統出現結垢、金屬氧化物污染、膠體污染、有機物及微生物污染,降低反滲透系統的產水量及產水品質,增加運行能耗及成本,甚至會導致膜元件不可逆的物理、化學損傷。
因此我們在前期工藝設計時,應當結合原水水質,選取有效的預處理工藝,保證后期反滲透系統的穩定運行。
如何盡早判斷膜系統是否被污染?
正常地記錄運行數據并對系統性能進行標準化處理,對盡早發現系統是否受到污染十分重要,它包括對所有的儀表進行正確的校正。
在現場還可以從以下癥狀來判斷是否受到污染:
1)在標準壓力下,產水量下降,或者為了達到設計產水量,必須提高運行壓力;
2)進水與濃水間的壓差增加;
3)膜元件的重量增加;
4)膜脫鹽率有明顯的增加或降低;
5)膜元件端面有明顯的顏色變化,或者有結晶物,或者有粘性物質,或者有異味。
作者:大河人家/發布日期:2018-3-17 1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