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食物在制作中產生的泡沫,保留?or撇掉?
泡茶、榨果汁、燉肉……在很多美食中,我們都能看到一層泡沫。有人說,:這是食材的精華要保留。有人說,:泡沫中含有害物質,得除掉。
食物為何會產生泡沫?
當液體中含有起泡和穩泡作用的表面活性劑時,就會產生一些小泡泡。表面活性劑是一種能夠降低液體表面張力的化合物,它是一種“兩親”分子,能和水、油融合。當液體被攪動之后,空氣會趁機進入液體,這樣就形成了泡沫。
食物中產生泡沫大部分都是因為某種生物大分子具有“兩親”的特征,比如一些食物中特有的皂甙物質、蛋白質、二氧化碳等。
真相到底如何呢?大河人家為您鑒別「泡沫」的真面目!
煮肉時的泡沫

其實在煮肉初期產生的泡沫,主要源自肉中殘留的血水,伴隨著一些雜質,最好將其撇去,如果此后再產生白色的泡沫,則主要是肉中的蛋白質,可以保留。
熬豆漿時的泡沫

打豆漿時產生的泡沫主要是其中的皂苷產生的,它本身沒有什么問題,但它的存在會使得豆漿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劑等反營養物質,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所以,要小火加熱等泡沫消失,把豆漿加熱到真正沸騰。
沖奶粉時的泡沫

奶粉起泡,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產生氣泡的原因有很多,奶粉中必不可缺的VIP營養成分——蛋白質,它活性越強,就越容易產生泡泡。
如果奶粉里有氣泡,寶寶喝了以后,就容易吐奶或腹脹,尤其是對于腸胃功能尚未發育好的初生BB們。
奶粉沖好了,可以先放一會,讓奶粉自然產生的泡泡自然消去,再拿去喂寶寶。
泡茶時的泡沫

泡茶時產生泡沫的物質叫做“茶皂素”,它可能具有抗菌作用,并能抑制脂肪的吸收,因此,喝茶時不要把這層泡沫去掉,不過,茶中的茶皂素實在太少,距離產生抗菌等健康作用,所需要的量差得很遠。
榨果汁時的泡沫

榨果蔬汁時的泡沫跟咖啡中的泡沫一樣,有多種物質可能產生,它們也都是果蔬汁中的營養成分,并不影響健康。
泡咖啡時的泡沫

咖啡中能產生泡沫的成分很多,細微的咖啡顆粒本身也能產生泡沫,而卡布其諾的泡沫則是牛奶產生的,不管是咖啡本身還是牛奶產生的泡沫,不損害健康,可以盡情享用 。
煮面熬粥時的泡沫

大米和面粉中都含有一些蛋白質,高黏度的湯有助于泡沫的穩定存在,也就是說湯的黏度越高,泡沫可能越多,這些泡沫對健康沒有害處,可以放心食用。
喝啤酒時的泡沫

啤酒原料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泡沫蛋白”,不但對啤酒產生視覺好感,它可以使酒花的苦味和酒精的刺激變得柔和,從而使飲用口感更加清爽愉悅。泡沫可使啤酒與空氣隔絕,減弱空氣對啤酒的氧化,保留啤酒本身的香氣。
食物中出現泡沫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很多食物中的大分子,比如蛋白質和皂苷,都有促進氣泡產生的作用,這些泡沫對人體并無危害。生活中,很多“泡沫食物”還是非常獨特的美食。還有一些就像煮肉、熬豆漿、泡奶粉時產生的泡沫,需要特殊處理一下。
作者:/發布日期:2018-4-17 14:34:00